图片
01
情知两处望,莫怨独相思。
——唐·皎然《和阎士和望池月荅人》
明知此刻你我分隔两地,同望此月,便不要埋怨我这独自一人的相思了。一种带着体谅的安慰。知晓对方也在思念,这份“独相思”便有了共鸣的暖意,虽苦亦甘。是慰人,亦是自宽。
02
望羊久自叹,相思不相忘。
——宋·周紫芝《次韵道卿效离合体见赠》
长久地引颈眺望,徒自叹息。这深深的思念啊,永远不会相忘。 “望羊”形象道出盼归的焦灼姿态,“久自叹”是失望的累积。但“不相忘”三字斩钉截铁,道尽相思的执着与韧性。
图片
03
别后相思天万里,江南江北永相忘。
——宋·吴昭淑《望江南·忆江南》
分别后相思之情远隔天涯万里,只愿江南江北的我们,永远相忘吧。前句极言相思之远之深,后句“永相忘”却是痛极之语。是绝望的诀别,是明知不能忘却强求的决绝,字字锥心。
04
此后相思无可寄,相思欲寄莫如诗。
——宋·姜特立《和巩教授访别二首 其一》
从此以后,这相思无处可寄。若想把相思寄予你,没有比写成诗更好的方式了。 道出离别后沟通的断绝。将满腹情思诉诸笔端,诗成了唯一的寄托与慰藉,是文人最深情的告白。
图片
05
从今出处分岐路,对月相思梦愈遥。
——宋·林希逸《别林伯常国博 其二》
从今以后,你我将在各自的道路上分道扬镳。对着明月诉说相思,连梦境都显得更加遥远。 “歧路”点明分离,“对月”是相思的惯常姿态。“梦愈遥”三字最妙,连虚幻的梦境都因现实的分离而显得难以企及,空间的距离感直透心底。
06
明夜相思处,秋风吹半衾。
——唐·陈季卿《别妻》
明晚那思念你的地方,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空了一半的被子。 以景写情,不言相思苦,只写“秋风吹半衾”。空了一半的被子是身体的寒冷,更是身边无人、心被掏空的凄凉,秋风更添萧瑟。
图片
07
相思一夜情多少,地角天涯不是长。
——唐·张仲素《燕子楼三首 一》
这一夜之间滋生的相思情意有多深?即使是远隔天涯海角的距离,与之相比也算不得长远了。用空间的距离来反衬相思情意的深度。一夜相思,其浓度与强度竟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遥远,夸张而极言其情深难量。
08
且携手留连,良辰美景,留作相思处。
——宋·欧阳修《雨中花·夜行船》
暂且让我们携手流连这良辰美景吧,把它们深深印刻,留作日后相思的凭证。预知离别,故倍加珍惜当下。“留连”是不舍,“留作相思处”是将眼前的美好主动化为日后回忆的素材。是未别先思,情意深长。
图片
09
后夜多明月,相思为上楼。
——宋·释文珦《送僧》
今后的夜晚会有许多明月,那时我定会因思念你而登上高楼眺望。以“后夜多明月”预见未来情景,“为上楼”点明思念的具体行动。登高望月,是寄情于景,也是期待能在同一轮明月下心意相通。
10
岭头无限相思泪,泣向寒梅近北枝。
——唐·李德裕《到恶溪夜泊芦岛》
山岭之上,洒落着无尽的相思之泪,这泪水仿佛在向那靠近北枝的寒梅哭泣。“无限泪”极言悲苦之深。“泣向寒梅”将泪水拟人化,寒梅“近北枝”或暗喻心向北方。泪洒寒梅,是孤寂中唯一的倾诉对象,凄恻动人。
图片
11
小楼凝伫地,疏窗下,几度对说相思。
——宋·王泳祖《风流子》
在那曾久久凝望的小楼,在疏朗的窗下,我们曾多少次相对倾诉着彼此的相思之情。 “凝伫地”、“疏窗下”是承载回忆的空间。“几度对说相思”则点明此处曾弥漫着双向的甜蜜思念。如今追忆,物是人非,更添怅惘。
12
相思南浦古津头。未拿舟。
——宋·刘镇《江神子·江城子》
相思萦绕在南浦古老的渡口。我终究未能登舟启程。 古渡口是离别的象征,也是相思的锚点。“未拿舟”三字,道尽现实的阻碍或内心的犹豫,让满腔的相思只能凝固在渡口,无法抵达彼岸。
图片
13
渺渺江陵道,相思远不知。
——唐·白居易《忆元九》
通往江陵的道路渺远漫长,我的思念如此深切,远方的人啊,你可曾知晓? “渺渺”写路途之远,“远不知”诉心意难通。思念在无尽的道路上延伸,却不知能否被感知,徒留一片茫然与无力的牵挂。
14
相思树上合欢枝,紫凤青鸾共羽仪。
——唐·李商隐《相思》
愿我们的爱情如同相思树上的合欢枝相依相偎,如同紫凤与青鸾般匹配和谐、仪态万方。以相思树、合欢枝喻爱情的缠绵共生,用紫凤青鸾征爱侣的完美匹配与高贵情意。这是对爱情最美好、最和谐的期许与祝愿。
图片
15
相思情绪最苦,旧欢无续处,魂梦空费。
——宋·洪瑹《齐天乐》
相思的情意最为痛苦,往昔的欢乐已无法延续,连魂牵梦萦也是徒然耗费心力。“最苦”是情感的顶点,“无续处”宣告了过去的终结,“空费”则道尽了所有努力包括梦境的徒劳无功。层层递进,将相思无望的痛苦推向极致。
16
如今对酒,不似那回时,书谩写,梦来空,只有相思是。
——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》
如今独自饮酒,再也不似当时与你共饮的情景。书信徒然写就,梦境醒来成空,唯有这刻骨的相思,才是真实不虚的存在。通过“对酒”、“书”、“梦”的徒劳与虚幻,写出了只有“相思”是贯穿始终、无法磨灭的真实。
图片
17
明月随君却复东,千里相思共吴越。
——宋·王庭圭《赠蜀僧妙高》
明月伴你西行又东归,纵然相隔千里我的相思之情也与你同在吴越之地。明月可随人移动,象征着心意相通、不受空间阻隔。“共吴越”点明虽处异地,但相思之情跨越山河,如明月般与对方同在。
18
别後相思,有书寄否,春在梅花第一枝。
——宋·姚勉《沁园春·饯张倅》
别后的相思之情,不知你可有书信寄来?要知道,春天就在那初绽的第一枝梅花上啊。盼你如梅花报春般带来音信。在诉说相思与询问音信后,巧妙地将“春”与“梅花第一枝”联系起来。既是借梅喻春,点明时节,更是含蓄而热切地期盼对方能像报春的梅花一样,捎来第一封书信。
图片
19
只言岁岁长相对,不悟今朝遥相思。
——唐·崔颢《行路难·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》
当初只说着要岁岁年年长相厮守,哪里能料到今日却要承受这遥遥相隔的相思之苦。 “只言”与“不悟”形成强烈对比。往昔承诺的甜蜜更加反衬出当下分离的残酷与无奈,透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一丝追悔。
20
只管相思成梦,道无情、又关乡意。
——宋·杨樵云《小楼连苑(梅)》
只知一味相思,以至魂牵梦萦。本想说无情,可它的绽放又牵动着我的乡思。 “只管”写相思的执着与不由自己。“道无情”欲撇清,但“又关乡意”却道破心事。梅花本无情,却成为触发乡愁与相思的媒介,道出情思的复杂缠绕。
图片
21
无限相思意,新诗句句传。
——宋·苏辙《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其二》
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意,都寄托在这新写的诗句里,一句句传递给你。 直抒胸臆,点明诗歌是传递“无限相思意”的载体。“句句传”强调了每一字、每一行都饱含着深切的情意,是最真挚的告白。
22
相思一夜梅花发,忽到窗前疑是君。
——唐·卢仝《有所思》
在深深的相思中度过一夜,清晨忽见窗前的梅花绽放,恍惚间竟以为是你的身影来到窗前。将极致的相思具象化。一夜相思催开梅花,更将花影错觉为所思之人。“疑是君”三字,写尽了思念入骨时心神恍惚、物我难分的痴迷状态,感人至深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